数据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概览总述-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Palestine)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约旦河西岸东邻约旦,面积5884平方公里。加沙地带西濒地中海,面积365平方公里。根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当时阿拉伯国家反对该决议,阿拉伯国未能建立。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了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了该决议规定的全部阿国领土。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宣布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但未确定其疆界。目前巴勒斯坦总统府等政府主要部门均设在拉马拉。巴勒斯坦人口约1100余万人,其中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人口为442万(2013年6月),其余为在外的难民和侨民。通用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巴勒斯坦没有独立的官方货币,主要使用以色列货币新谢克尔。
一、经济概况
巴勒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其他有建筑业、加工业、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巴经济严重依赖以色列,巴以冲突持续对巴经济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国际援助是巴勒斯坦主要收入来源之一。2008至2010年,巴勒斯坦每年获得的财政援助分别为18亿、14亿和12亿美元,美国和欧盟是最大的援助方。2011年,由于巴勒斯坦谋求加入联合国,美冻结部分对巴援助,巴全年仅获得9.83亿美元援助,财政缺口巨大。2012年,中东问题“四方机制”呼吁国际社会向巴提供11亿美元财政援助。2013年,巴获得10.2亿美元财政援助。
2010年底世界银行报告认为,巴勒斯坦经济已经达到建立独立国家的水平。近几年以来,由于外部财政援助未能及时到位、以色列持续对巴封锁等原因,巴勒斯坦出现严重财政困难。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9亿美元,同比增长0.15 %,人均GDP1638美元。
中国与巴勒斯坦双边贸易并不活跃,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14年中巴贸易额为7562.1万美元,同比下降16.8%;其中中国出口7553.5万美元,同比下降16.7%;中国进口8.6万美元,同比下降53.6%。
二、银行业概况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报告,分布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银行由于以色列的持续制裁,对巴勒斯坦经济发展贡献有限,且其业务发展对约旦银行体系依赖程度很高,银行体系脆弱。截至2014年12月,巴勒斯坦银行业总资产约118.2亿美元。
巴勒斯坦的银行主要分成本国银行和外资银行两类,目前商业银行共有16家,其中,本国银行7家,外资银行分行9家,投资银行1家。本国银行中,传统商业银行5家,伊斯兰银行2家。
三、银行业监管框架
巴勒斯坦货币管理局(PMA-Palestine Monetary Authority)是巴勒斯坦的金融监管机构,成立于1994年,负责制定并实施货币、信贷和银行政策,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持币值稳定。截至2014年底,PMA监管商业银行16家、投资银行1家。
四、双边银行业与监管合作情况
截至2015年末,双边银行业尚未互设分支机构,双边监管部门尚未签署MOU或其它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