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研究动态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亚地区互联互通
中亚地区是位于里海和阿尔泰山之间的内陆地区,包括五个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如今,中亚是“一带一路”倡议(BRI)的重要区域,多条陆上走廊贯穿中亚,连接东亚、欧洲、中东、南亚等市场。中亚各国有着紧密且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联系。本文回顾了中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和交通联系,以及该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
一、中亚经济概况
中亚总人口近7800万,在世界人口排名第20位,次于土耳其、伊朗和德国,超过泰国、法国、英国和南非等国。在过去10年中,中亚人口以每年1.8%的速度强劲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28年,中亚人口将超过8500万。值得注意的是,中亚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这表明该地区在劳动力和消费需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图1 中亚 GDP 总规模(单位: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13-2022 年)和预测(2023-2028 年)
图2 中亚 GDP 总量(单位:十亿美元),基于购买力平价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13-2022 年)和预测(2023-2028 年)
据估计,2022 年中亚国家的名义GDP总量将达到4050亿美元,与马来西亚、越南或南非的GDP总量相当。根据购买力平价(PPP)估算,2022年中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1,510亿美元。然而,各国之间的比例相差悬殊:哈萨克斯坦占中亚GDP的一半以上,而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各占不到5%。这一比例失调也反映在人均数据上,中亚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约为1.48万美元。相比之下,哈萨克斯坦的人均GDP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两倍,塔吉克斯坦的人均GDP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三倍。
根据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通往2075年之路》(The Path to 2075),哈萨克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50年可能达到0.9万亿美元,在2075年可能达到2.1万亿美元。虽然该报告没有包括对中亚其他国家的预测,但假设这些国家的相应份额得以保留,中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50年可能达到 1.8万亿美元,到2075年可能达到4.4万亿美元。
中亚国家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其特点是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贸易和投资机会众多。其丰富的能源、矿产和肥沃的土地,为该地区的能源出口、采矿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机遇。在地理位置上,该地区位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十字路口,是重要的中转枢纽,促进了其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以及互联互通。
表1 中亚地区各经济体经济概况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就领土和经济规模而言最大的国家,其部分领土(4%)属于欧洲大陆,与土库曼斯坦一起毗邻里海。该国有160多个石油矿藏,探明储量超过300亿桶,是许多矿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包括铬铁、海绵钛、铜、锌和其他有色金属。同时,哈萨克斯坦也是全球最大的铀生产国,铀储量位居世界第二。此外,该国还是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之一。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2013-2022年)和预测(2023-2028年)
吉尔吉斯斯坦拥有丰富的煤炭、黄金、铀、锑和其他贵重金属矿藏。该国在贸易、运输和农业方面也处于有利地位。这个国家75%以上的领土被山脉覆盖。
图4 吉尔吉斯斯坦GDP规模(左轴以十亿美元计)和增长(右轴以%计)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2013-2022年)和预测(2023-2028年)
塔吉克斯坦拥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藏。该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黄金和铝,以及原棉和其他农产品。由于塔吉克斯坦93%的领土被山脉覆盖,物流变得更加重要。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2013-2022年)和预测(2023-2028年)
土库曼斯坦是通往里海的两个中亚国家之一。该国是世界上天然气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天然气出口为地区和全球能源安全做出了贡献。
图6 土库曼斯坦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左轴,单位:十亿美元)和增长率(右轴,单位:%)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2013-2022年)和预测(2023-2028年)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几乎占中亚地区总人口的一半。这个国家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双重内陆国,换句话说,与乌兹别克斯坦接壤的所有国家都是内陆国,它也是中亚唯一一个与所有其他中亚国家接壤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是棉花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该国还是重要的黄金生产国,并蕴藏着大量的银、天然气和石油。
图7 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左轴,单位:十亿美元)和增长率(右轴,单位:%)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2013-2022年)和预测(2023-2028年)
二、中亚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
由于中亚的内陆性质和地理条件,大多数货物都是通过陆路运输,主要是铁路和公路。与欧洲和华东地区不同,该地区的河流没有被用作运输路线。
中亚的国内铁路系统相对发达,标准轨距为 1520 毫米。这些铁路系统大多由单轨线路组成,只有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有双轨铁路。乌兹别克斯坦有高速列车(例如Afrosiyob),经撒马尔罕连接塔什干与布哈拉和卡尔希。
图8 中亚地区铁路线路图
资料来源 : http://legi.com.ge/transport.htm
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只有两条跨境铁路。对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来说,汽车运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在许多情况下,也是穿越其领土的唯一可行选择。因此,中亚运输系统中多式联运的必要性毋庸置疑。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亚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倡议,表明了 “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合作共赢的愿景。一方面,中国获得了通往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快速的过境通道。另一方面,一系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帮助内陆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相连接,为中亚带来了高度的经济互补性。
根据《中国全球投资追踪》(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的数据,自 2014 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亚的累计投资达 353 亿美元,其中 58 亿美元用于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投资也在向相反的方向流动。例如,在江苏连云港建立的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已成为中亚国家产品抵达海港的重要平台。
(一)贸易路线和趋势
中亚有几条进入外部市场的实际路线:
1、往西北方向通往俄罗斯、白俄罗斯,并进一步通往欧洲,有可能通往黑海、波罗的海,或通过陆路直接进入欧盟。预计至少到 2025 年,该方向的实际出口量将有所下降,随后趋于稳定。进口量预计将保持稳定,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货物类型上。
2、南线通过伊朗和阿富汗部分区域到达中东,预计运输量将增加,主要由金属出口驱动。由于这些市场的人口不断增长,小麦和其他非冶金产品预计也会增长。
3、在东部方向,大多数商品类别的装运量预计将增长10%至40%。预计黑色金属矿石和有色金属矿石的增长率最高。其他商品的绝对运输量在2035年之前将保持稳定。
4、里海(西部)方向的出口运输量可能会大幅增加,特别是石油产品和黑色金属矿石。虽然从历史上看,通过里海的运输只占进口总量的一小部分,但与其他路线相比,里海正成为一个更可取的选择,特别是出于实现多样化的目的。
(二)中亚过境
中亚过境最重要的部分是欧洲与东亚(主要是中国)之间的运输。这主要包括欧洲和中国市场之间的高附加值货物集装箱运输。据估计,到2035年,经中亚过境的总量可能超过3300万吨。
据报道,这些通道的非欧盟目的地的过境时间约为14-20天,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60天或更长时间。尽管中亚的战略位置是连接各大洲的陆地桥梁,但频繁的干扰、延误(通常与穿越里海和黑海有关)以及多个国际过境点过境程序不统一的可能会阻碍该地区的过境运输。
通过中亚的陆路运输路线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通道,这也是“一带一路”下的新欧亚大陆桥和中国-中亚-西亚走廊的一部分:
1、北方走廊:这条走廊连接亚洲和欧洲,从中国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和欧亚经济联盟,然后进入欧洲联盟。它的跨度约为10000公里,过境时间平均约为14天。
2、中间走廊(跨里海国际运输线):这条走廊通过哈萨克斯坦和里海连接亚洲和欧洲。货物经阿塞拜疆巴库港进入高加索,然后前往格鲁吉亚。从那里,有两条可供选择的路线可通过保加利亚或罗马尼亚进入欧盟:一条是经土耳其的陆路路线,另一条是经黑海的海上路线。虽然这条路线比北方走廊短,只有7000公里,但目前涉及的时间较长,可能从14天到23天不等。据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称,2022年,中间走廊的运输量同比增长了2.5倍,达到150 万吨。2023年上半年,运输量达到130万吨,同比增长77%。
3、南部走廊:这条陆路走廊途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或塔吉克斯坦,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然后到达伊朗和土耳其,最后经保加利亚或希腊进入欧洲。这条路线避开了里海,是汽车运输公司的首选路线。
在基线方案中,假定中间走廊和南部走廊沿线的基础设施将逐步发展,这包括里海港口设施的扩建、必要船队的增加以及铁路基础设施瓶颈的消除。
图9 一带一路部分路线图
资料来源:https://www.merics.org/en/tracker/mapping-belt-and-road-initiative-where-we-stand
目前,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和多斯特克是铁路过境货物的唯一入境点,因此这两个地点对大陆陆路运输至关重要。哈萨克斯坦计划到2025年底在巴赫季建立一个新的哈中铁路过境点。
从喀什(中国)经吉尔吉斯斯坦到乌兹别克斯坦的铁路有可能成为过境货物的另一个入境点。三国于2022年9月商定了拟议的详细路线。
三、通过发展国际走廊实现交通连通
由于中亚地处内陆,发展国际运输走廊是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的核心。
鉴于中亚国家国内铁路连通性有限,应从多式联运方式入手。这样可以有效利用铁路和汽车运输。然而,投资需要区域协调与合作,不仅要改善铁路网络,还要引入统一的互联互通措施。
大多数拟议项目都与内陆运输走廊的发展有关。除了改善或建设基础设施外,这些项目还需要应对运营、商业和组织方面的挑战。
(一)中部走廊(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
中间走廊正在成为穿越中亚、连接中国和东亚与欧洲的重要过境通道。由于部分货流预计将从北部走廊转移,预计未来几年,中部走廊作为欧亚之间过境路线的重要性将不断增加。目前,有机会多次增加中部走廊的运输量。然而,中亚国家不应仅将其视为一条过境路线,还应将其视为一条重要的进出口路线。
由于这条路线穿过里海,因此依赖于多式联运。哈萨克斯坦的阿克套港和库雷克港、土库曼斯坦的土库曼巴什港、阿塞拜疆的巴库港和阿拉特港等里海港口都配备了铁路轮渡,使货物无需从货车上转运即可通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与中亚的其他贸易路线一样,中间走廊的成功取决于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和欧盟作为过境货物托运人举足轻重,而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则作为中间走廊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南部走廊
南部走廊是一条穿越中亚、连接中国和东亚与中东、土耳其和伊朗的过境通道。鉴于与南亚和中东的国际合作潜力,中亚国家应考虑将南部走廊作为从东亚通往中东、伊朗和印度的主要陆路通道。
作为南部走廊的一部分,有两条路线值得强调。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公路可作为向中东、南亚和非洲出口粮食产品、有色金属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路线。从长远来看,伊朗在印度洋的港口为进入前景广阔的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提供了通道。中亚国家应确保这些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
(三)南北走廊
南北走廊是一个多模式的路线,旨在通过阿塞拜疆、里海和中亚将俄罗斯和东欧与伊朗和印度连接起来。该线路是波罗的海和黑海至印度洋海上线路的铁路替代方案。中亚在南北走廊开发中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俄罗斯和伊朗。中亚经海路出口到东南亚和非洲的货物运输量大幅增加,俄罗斯货物也可转运到中亚,这都是发展的前景和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上述三条走廊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制定共同的发展战略,加强多式联运解决方案的协调和联系,协调关税,以及通过在中亚国家之间建立金融、贸易、数字和环境连通性,为用户提供透明的商业系统。
(四)中亚地区的关建基础设施项目
下文列出了一系列可促进中部、南部和南北走廊发展的拟议发展项目。这些建议可能位于中亚以及伙伴国家。根据 AIFC 估算,实施硬基础设施项目将耗资204亿至254亿美元。
中部走廊的拟议发展:
根据“一站式服务”原则建立国际商业组织;
- 修订汽车公路走廊发展战略,以增加运输量;
- 在里海购置渡轮、油轮和其他船只;
- 沿线建立工业和物流园区网络;
- 扩大阿克套港(哈萨克斯坦)的吞吐能力;
- 扩建巴库港(阿塞拜疆);
- 扩大“ Beyneu-Aktau”和“Moiynty-Dostyk”铁路的运输能力(哈萨克斯坦);
- 阿塞拜疆与格鲁吉亚以及格鲁吉亚与土耳其之间过境点的现代化;
- 扩建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
南部走廊的拟议发展:
- 在所有合作伙伴之间达成政府间协议,以确保战略规划,包括解决关税问题;
- 提高阿拉木图-塔什干-阿什哈巴德铁路的运载能力;
- 扩大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Saryagash”铁路过境点的能力;
-考虑将向伊朗和土耳其出口金属以及向中东出口谷物作为伙伴关系的一部分;
- 发展路边服务;
- 跨境检查站IT系统的现代化;
- 扩大检查站的容量:“Zhibek Zholy”、“Alat/Farab”、“Serakhs”(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
- 重建“ Farab-Serakhs ”汽车公路(土库曼斯坦);
- 扩大“ Temirbaba”(哈萨克斯坦)和“Inche Burun”(伊朗)边境口岸的通行能力;
- 重建“Beineu-Temirbaba-Serdar-Inche Burun”汽车公路。
南北走廊的拟议发展:
- 制定统一的走廊营销和宣传战略;
- 实施透明的关税政策;
- 提高“Bolashak”(哈萨克斯坦)和“Inche Burun”(伊朗)边境口岸的吞吐能力;
- 扩大博拉沙克边境口岸的吞吐能力(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 加姆萨尔-因切布伦铁路电气化和/或修建第二条轨道(伊朗)。
2023年5月,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提交了其关于欧洲与中亚之间可持续交通连接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包括一项关于中亚运输网络发展关键行动的建议。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列出了七项软连接措施和33项硬件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提出的软性互联互通措施包括运输单据数字化、提高互操作性、改善公私伙伴关系环境、贸易便利化、市场自由化、改善关税制定机制以及增加资金。该研究提出的硬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需求为185亿欧元。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表示,如果实施已确定的投资项目和软连接措施,到2040年,穿越哈萨克斯坦南部的中央跨里海网络的过境集装箱量可能会增加到86.5万标准箱,是正常情况下的6.7倍(到2040年为13万标准箱)。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预计将在短期内通过减少成本和交货时间来加强货物过境。此外,这些项目旨在为走廊沿线的经济合作建立一个长期的物流基地。其中一些项目已经成为“一带一路”的一部分。
四、结论
中亚国家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2022年,中亚的名义GDP估计为4050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1150亿美元),到2050年这一数字有可能达到 1.8万亿美元,到2075年达到4.4万亿美元。中亚位于东亚、欧洲、中东和南亚之间,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凸显了该地区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全球重要性。具体而言,中亚内陆地区的国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铁路和公路运输,它们构成了中间走廊、南部走廊和南北走廊内的几条国际路线。发展国际运输走廊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促进中亚国家的贸易至关重要。
Nurlan Taiganov,石油经济与管理硕士,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管理局行业分析部高级经理。他共有10年工作经验,自2019年1月起在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工作。